BMW目前正著手開發全新碳纖維車架技術。
碳纖維車架在汽車產業中早已不是什么新奇的事物,BMW在自家的i3、i8甚至7系列也都使用了碳纖維技術,但在二輪上始終很難看見碳纖維車架的存在。不過對于BMW來說可說是小菜一碟,在17年時便推出了HP4 Race,全車使用了碳纖維車架制作,一體式車架的重量僅有7.8Kg!說明BMW在車架制造技術上可說是相當成熟。

HP4 Race采用了全車碳纖維的車架。
BMW在去年年中所推出的Vision DC Roadster電動車時,巧妙地透露了之后可能量產化的碳纖維車架,這種碳纖維車架的制造方式采用拉擠成型,透過碳纖維和樹酯經由模具拉出,從而形成長條的碳纖維桿或碳纖維管。接著便切割成特定的長度,將各個碳纖維棒連接組合,而連接碳纖維棒的節點則是由鋁制成。另一種作法則是運用BMC(團狀模塑膠)的方式制作,將碳纖維和樹酯如塑膠一般模制。

Vision DC Roadster透露了新式碳纖維車架的結構設計。
雖然能達到輕量化的目的,但對于機車來說輕和強度高的碳纖維并不能完全取代原有的技術,早在Rossi還在DUCATI廠隊時就已經抱怨過碳纖維搖臂過于強硬,這樣的特性讓車輛操控性更糟,并且更因為碳纖維的特性感受不到車輛的回饋,使得道路感受極糟!不過在這幾年HONDA也開始測使用碳纖維搖臂的RC213V,也許這正說明碳纖維技術正在不斷的進步,說不定幾年后我們就能看見能兼顧輕量化和操控性的碳纖維車架誕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SUZUKI廠車GSX-RR從2018年賽季中期也開始使用碳纖維技術,但SUZUKI的方式卻是「貼上」碳纖維,將碳纖維和樹酯加熱過后包覆在車架上,讓車架在車架依然保有可彎曲性,同時讓車身更穩定。

HONDA近年也在RC213V上測試碳纖維搖臂。
碳纖維技術在使用上,雖然能夠取得較輕的重量和剛性,但如果這時是一輛道路用車,碳纖維可說是弊大于利,過于昂貴的維修費用以及成本,以及如果不幸發生轉倒時,碳纖維材質的內傷會比其他金屬材質來得難以發現許多。過去在DUCATI的經驗可以得知,即便是作為比賽用車,使用碳纖維技術仍然像一把雙面刃,在設計上、制作上、維修上都非常困難,但他依舊能夠提供不錯的操縱體驗。

Casey Stoner認為使用碳纖維車架的Ducati賽車是2009年當時『最棒的MotoGP賽車』。
BMW最新研發的碳纖維技術目前很可能會出現在高規格的水平對臥車款上,而今年BMW也注冊了M1000RR、M1300GS、M1000XR,這是否暗示著碳纖維車架技術將可能出現在這些M系列高些車款身上?也許過一段時間后我們能看見BMW再次推出碳纖維車架的高性能車款也說不定。

去年秋天,BMW為S1000RR推出了一系列M Performance的改裝套件, 這是BMW首度在二輪車款的推出,不過這似乎只是第一步,這個概念將擴展出 一系列高性能M車款計畫,因為該公司已為M1000RR,M1000XR和M1300GS 這三個名稱做了商標申請。
BMW M(以前稱為BMW Motorsport)是一家子公司,專門生產BMW車廠中 幾種型號的高性能版本汽車。例如寶馬M4就是寶馬4系列更高規格版本。 因此,6月18日在德國提交的這三個商標申請,將可以轉換為S1000RR, S1000XR和R1250GS這三款車型的更高規格版本。
通常BMW車廠都是以第一個字母來表示引擎類型。 "R"代表著BMW的水平對臥雙汽缸引擎,"G"代表單缸,"F"代表并列雙汽缸, "S"代表四汽缸引擎,"K" 則是六汽缸引擎形式。但是,就這些新商標申請而言,BMW的M系列則是指針對高性能車型 而小小改變了車廠先前為摩托車命名的游戲規則。
我們該對這些M系列車型有何期待?
以S1000RR的M Performance改裝套件為例子,該套件包括特殊的涂裝配色, 碳纖維輪框,重量更輕的電池,運動型的座墊還有車架套件,
該個車架套件具有可調整后座高度和可調節的后搖臂樞軸,以及Pro行駛模式。
M1000RR可能只是M套件(也許是合法的HP4)的自然延伸款M1000XR將獲得 類似的升級,從而創造出更優質的S1000XR。
M1300GS需要更多考量,自K1300R和K1300GT起,BMW就沒有使用1300 這個摩托車名稱,也沒有過K1300GS這個冒險車款。 所以這可能是意味著,這款車型將是由R1250GS升級而來,這也可能暗示著 未來該車型排氣量將有所提升,但這顆排氣量1254cc的引擎今年才新推出
因此不太可能改了又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