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17,今天是大年初七。在中國人的日程表里,新的一年正式開始了。而對摩托車企業來說,2017卻是一個糾結的年份。經濟環境和產業政策的密集交匯,將給整個行業帶來極大的變數。因此,牛摩網的開年語,選擇了一個沉重的話題:摩托車企業應該如何應對2017。
一、狼真的來了
從2017年1月1日起,摩托車行業放開投資管控,今后外企可以獨資在國內設廠銷售。這一度是中國摩托車工廠的噩夢,其驚悚程度就像外婆童話里的狼來了。對那些想抱大腿、攀高枝、找合資的工廠來說,找到外國伙伴一飛沖天的夢想則徹底幻滅。
寶馬和川崎是最有機會的兩個品牌,寶馬剛打開中國市場正期待大展拳腳,川崎在前兩年的瘋狂擴張之后則迎來了瓶頸期。他們都需要在中國有一個堅強的據點,來承載他們的戰略構想。如果行動得快,他們還能趕上中國土地紅利的最后一波。
而對中國摩企而言,當狼真的來敲門,世界也并沒有那么恐慌。從2011年開始的6年10%以上的狂跌,已經鍛煉了中國摩企伏低做小的小媳婦作風。那么從現在起,認清現實,丟掉幻想,踏踏實實做車才是王道。
二、國四請認真對待
2018年7月1日起,摩托車國四排放標準將正式實施,這也意味著到時候所有生產出廠的摩托車,都必須隨身攜帶電噴而不是化油器。
這曾經是中國摩企的又一個噩夢,引起過摩托車行業強烈的共鳴和反彈。但當政府輕飄飄地宣布反對無效后,所有人都感到無所適從。各大中小摩企,至今還沒有看到積極的應對策略。大家都像鴕鳥一樣扎在沙堆里,拱著屁股等待喜從天降,內心企盼到了2018年6月31號,會有一個終極的電噴解決方案,讓大家像U盤一樣即插即用。
但國四不是國三,消音器里裝沒裝觸媒,絕大多數人都看不到也不關心。但發動機上接沒接電噴,那才是禿子頭上的虱子。再一次強調,在2017年里,丟掉幻想吧,趕緊研發電噴車型才是王道。遇上了真流氓,你還想著耍流氓,那才是豬撞樹上、你撞豬上了。
三、價格戰遇上原材料漲價
從2016年起,行業開始了一輪新的的價格戰,無論是豪爵鈴木、五羊本田這樣的行業巨頭,還是臺州一眾近百家踏板車廠,都希望用價格戰的策略贏得市場份額,驅趕競爭對手。
但在2016年末由宏觀調控發起的一輪原材料漲價,讓這次價格戰變得有頭無尾,極其尷尬。據介紹,這輪原材料漲價幅度驚人,鋼材漲價20%、塑料漲價30%、橡膠漲價50%…于是從2016年底開始,筆者的朋友圈里畫風變成了這樣,各個工廠的銷售人員都在宣布:各位親,我們馬上就要漲價了,經銷商朋友請抓緊訂貨。
我認為,這一次原材料漲價拯救了摩托車,避免了進入向下螺旋的惡性競爭軌道,一個沒有合理利潤的行業注定是要完蛋的。另外,漲價也有利于低端產能的離場,對低端摩企來說,低成本既是手里的武器,也是頸上的絞索。
因此,別老想著控制材料成本了,大家都拿出一點行業公德心吧。向上走,做好車,一味的迎合用戶的低價格需求,是弱視而危險的。對一個企業如此,對一個行業更是如此。
一、狼真的來了
從2017年1月1日起,摩托車行業放開投資管控,今后外企可以獨資在國內設廠銷售。這一度是中國摩托車工廠的噩夢,其驚悚程度就像外婆童話里的狼來了。對那些想抱大腿、攀高枝、找合資的工廠來說,找到外國伙伴一飛沖天的夢想則徹底幻滅。
寶馬和川崎是最有機會的兩個品牌,寶馬剛打開中國市場正期待大展拳腳,川崎在前兩年的瘋狂擴張之后則迎來了瓶頸期。他們都需要在中國有一個堅強的據點,來承載他們的戰略構想。如果行動得快,他們還能趕上中國土地紅利的最后一波。
而對中國摩企而言,當狼真的來敲門,世界也并沒有那么恐慌。從2011年開始的6年10%以上的狂跌,已經鍛煉了中國摩企伏低做小的小媳婦作風。那么從現在起,認清現實,丟掉幻想,踏踏實實做車才是王道。
二、國四請認真對待
2018年7月1日起,摩托車國四排放標準將正式實施,這也意味著到時候所有生產出廠的摩托車,都必須隨身攜帶電噴而不是化油器。
這曾經是中國摩企的又一個噩夢,引起過摩托車行業強烈的共鳴和反彈。但當政府輕飄飄地宣布反對無效后,所有人都感到無所適從。各大中小摩企,至今還沒有看到積極的應對策略。大家都像鴕鳥一樣扎在沙堆里,拱著屁股等待喜從天降,內心企盼到了2018年6月31號,會有一個終極的電噴解決方案,讓大家像U盤一樣即插即用。
但國四不是國三,消音器里裝沒裝觸媒,絕大多數人都看不到也不關心。但發動機上接沒接電噴,那才是禿子頭上的虱子。再一次強調,在2017年里,丟掉幻想吧,趕緊研發電噴車型才是王道。遇上了真流氓,你還想著耍流氓,那才是豬撞樹上、你撞豬上了。
三、價格戰遇上原材料漲價
從2016年起,行業開始了一輪新的的價格戰,無論是豪爵鈴木、五羊本田這樣的行業巨頭,還是臺州一眾近百家踏板車廠,都希望用價格戰的策略贏得市場份額,驅趕競爭對手。
但在2016年末由宏觀調控發起的一輪原材料漲價,讓這次價格戰變得有頭無尾,極其尷尬。據介紹,這輪原材料漲價幅度驚人,鋼材漲價20%、塑料漲價30%、橡膠漲價50%…于是從2016年底開始,筆者的朋友圈里畫風變成了這樣,各個工廠的銷售人員都在宣布:各位親,我們馬上就要漲價了,經銷商朋友請抓緊訂貨。
我認為,這一次原材料漲價拯救了摩托車,避免了進入向下螺旋的惡性競爭軌道,一個沒有合理利潤的行業注定是要完蛋的。另外,漲價也有利于低端產能的離場,對低端摩企來說,低成本既是手里的武器,也是頸上的絞索。
因此,別老想著控制材料成本了,大家都拿出一點行業公德心吧。向上走,做好車,一味的迎合用戶的低價格需求,是弱視而危險的。對一個企業如此,對一個行業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