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一直是廣大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然而由于車輛安全性能參差不齊、騎車人交通違法行為多發,給道路交通安全帶來了隱患。2019年4月15日,電動自行車新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新國標”)正式實施。一年過去了,新國標給電動自行車出行安全帶來了哪些改變?有關電動自行車的交通事故數量是否有所減少?
近日,蘇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對外發布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形勢分析和典型案例,希望給廣大市民安全文明騎行電動自行車提個醒。
從2019年4月15日起,新國標實施一周年電動自行車事故亡人數同比下降。電動自行車新國標正式實施,只有符合新國標且獲得產品強制性認證證書的電動自行車才能辦理登記上牌。對于在用的超標無牌電動車,實行發放臨時信息牌政策,由各地設置不超過5年的過渡期限,期滿后不得再上道路行駛。
新國標實施以來,全省公安交警部門積極協同相關部門加強源頭安全監管,常態化開展電動自行車交通秩序整治,嚴查無牌、闖紅燈、占用機動車道行駛、逆向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規范電動自行車通行秩序。
積極探索應用電子監控、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開展非現場執法曝光,建設文明交通示范路口、非機動車和行人違法曝光大屏、“交通安全教育站“,將處罰與教育相結合,通過警示教育、告知提醒、勸導糾正等方式,教育違法電動自行車駕駛人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典型案例
5類交通違法行為最易引發交通事故
通過對涉及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原因進行分析,由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引發的事故較為突出,其中排名前5位的交通違法行為分別是:
典型案例一
電動自行車闖紅燈引發事故
十多萬治療費自行承擔
2019年6月23日16點28分,盛某騎行電動自行車在常熟市新安江路、廬山路路口闖紅燈,與余某所駕蘇E號牌大型普通客車相撞,事故造成盛某頭部受傷,兩車不同程度損壞經交警部門調查,盛某闖紅燈是引發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應該承擔事故的全責。據悉,因事故發生時,盛某未戴頭盔,頭部受傷比較嚴重,目前治療費已花去15萬元,還將面臨后續治療費用。
交警提示:非機動車通過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交叉路口遇有停止信號時,應當依次停在路口停止線以外,沒有停止線的,停在路口以外。這起事故中,騎車人就是因未遵守交通信號燈通行,因此承擔事故全責。
典型案例二
電動自行車嚴重超速
引發事故致人死亡同擔責
2019年7月31日晚,黃某駕駛無牌電動自行車搭載一人,直行通過太倉市人民南路與南園路路口時,遇陳某駕駛的無牌電動三輪車搭載林某行至該路口準備左轉,兩車發生碰撞,致使黃某、陳某和電動自行車乘車人受傷,電動三輪車乘車人林某死亡。
事發后,黃某辯稱自己是綠燈通過路口,應該無責任。交警部門調查后認定,雙方均存在違規載人的違法行為。同時,陳某駕駛的電動三輪車左轉彎時未靠道路中心點右側轉彎,而黃某駕駛電動自行車嚴重超速。經鑒定,事發時,電動自行車車速達73-74公里每小時。雙方的過錯都是引發事故的直接原因,所以雙方駕駛人負事故同等責任,雙方乘車人無責。
交警提示: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將車輛最高時速限定為25km/小時。同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電動自行車一旦超速,與非機動車、行人存在較大速度差,更易引發事故,加重事故后果。同時,車輛超速會降低反應時間和操控能力,難以應對道路上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電動自行車超速發生事故的,同樣應當承擔事故相應責任。
典型案例三
頭盔沒戴好
發生事故顱內出血
2020年1月11日16時43分許,常熟市銀豐路上發生了一起電動自行車先后與兩輛轎車相撞的交通事故。民警調取事發路口的監控發現,朱某駕駛電動自行車在行經有信號燈控制的路口時未能按照交通信號燈的指示通行,先后撞上陳某駕駛的小轎車和丁某駕駛的小轎車,而機動車駕駛人陳某和丁某在行經路口時也并未像左側車道內的機動車一樣做到減速安全通行。
事故發生時,雖然朱某戴了頭盔,但頭盔在被撞的一瞬間忽然飛了出去,未起到頭部的保護作用,事故導致朱某顱內出血,肺部挫傷,肋骨、鎖骨、腰椎多處骨折。
最終,交警認定,朱某駕駛電動自行車未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是造成該起事故的主要原因,負事故的主要責任;機動車駕駛人陳某和丁某駕車行駛至交叉路口,未按規定減速觀察,在左側車輛遇情況制動后,仍舊沒有及時采取制動措施的行為,是造成該起事故的另一個原因,均負事故的次要責任。
交警提示:電動自行車頭盔不僅要戴,還得戴得好。頭盔如果沒有正確佩戴,起不到應有的保護效果。
如何正確佩戴安全頭盔
①量好頭圍或試戴頭盔后確定頭盔尺碼,佩戴時需將后部調節器開至最大。
②水平佩戴頭盔,不可前仰或者后翹。頭盔后翹會遮擋視線,無法保護頭的后部位置的安全性,頭盔前仰會導致頭盔無法保護前額位置的安全性。
③將調節器旋緊,直到頭盔不晃動并感覺舒適。
④調整頭盔兩側織帶黑色分叉扣的高度,使耳朵的位置正好位于前后兩個織帶中間。
⑤將下巴插口的位置調整好長度并扣緊,以下顎處留有一指空隙,為安全又合適的佩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