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騎在路上忽然聽到有漏氣的聲音,下來一看,有一根彎了90度的釘子扎到胎里,一半在胎里一半在胎外,釘子的總長度是8厘米,直經是5毫米,當時就驚呆了,硬著頭皮把釘子拔了出來,只看著自補液直往外噴,大約噴了3-4秒鐘就不噴了,謝天謝地,是自補液把洞堵住了,這次把胎扒下來一看,里面還有兩根小釘子,小釘子扎進去自己根本就沒有感覺,自補液除了有一點腐蝕外其它都好,自補液不但可以補已扎的窟窿,還能預防以后扎的窟窿,真是一個無法替代的補胎工具,下面我在來談談腐蝕性。

漏氣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阿波羅計劃中的登月車就已開始使用這種技術。
那到底這種技術是否傷輪轂和輪胎呢?大家請看下面兩張圖片

輪轂被腐蝕圖片

輪胎明顯變硬
從圖片上來看,輪轂已經被嚴重腐蝕,輪胎也明顯變硬,韌性也變差,所以阿超認為在平常比較廉價的踏板車還是能用的,畢竟維護都不貴,如果在自己心愛的坐騎上,還是算了,當然土豪除外。
順便在給大家普及自動補胎液的設計原理:把含有某種短纖維絲的材料或微細顆粒的物質的液體按照一定的用量預注入輪胎內,如輪胎有微細孔,就會被堵塞;而當輪胎有孔洞出現時,監烈逸出的空氣把帶有纖維絲或顆粒的液體一起泄出.被擠入孔洞內的纖維絲或顆粒瞬時間嚴嚴實實地將其堵塞住,使輪胎不再漏氣,保持了胎內足夠的壓力,使車輛得以繼續行駛,并防止了可能發生的事故。